世纪经济报道新能源课题组曹恩惠、王雪 上海报道
早在21世纪初期,上海最新嗅到了氢能发展的机遇。
伴随201年国家“863”电动汽车计划启动,“三纵三横”路线铺就,全国各主要城市开始在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方向中抉择。这其中,燃料电池汽车概念最超前、技术最难,是一个几乎不为人知的冷门领域。
在这个节骨眼,上海出现一场创造性的政产学研企联合创新,一段被情怀赋能的闪光日子,和一家数次开创中国燃料电池事业先河的公司,由此掀开了上海乃至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序幕。
今年以来,21世纪经济报道新能源课题组先后调研走访上海金山化工区、临港“国际氢能谷”、嘉定氢能港等上海重要的氢能产业发展园区,走访了十多位企业高管、专家和政府负责人,形成了《氢涌南上海》、《长江口筑起“国际氢能谷”》、《风起嘉定“氢能港”》等调研报道,勾勒了上海氢能产业发展的样本图。
然而,二十余年的历史脚步中,上海留下了哪些氢能产业发展史的浓重印迹,形成了哪些重大的氢能产业发展政策,聚集了哪些氢能产业链的明星企业?
面向未来,上海的氢能产业发展优势应当如何总结,仍有哪些不足?
对此,课题组在结合前期调研的基础之上,制定本报告,在描绘上海氢能产业发展已有的光华时,寻找高质量发展密钥。
一、上海氢能产业发展史:五个“第一”
依托技术、制造、资源以及区位优势,上海结合国家对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指导,较早地踏入氢能产业发展,并在整个氢能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使得产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回溯上海氢能产业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期。
2001年初,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从德国回同济大学任教,致力于发展中国汽车工业。他向国务院提议——中国要开发洁净能源汽车,才能实现汽车工业的变道超车。
2001年9月29日,在万钢带领的专家组推动下,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启动,并确立了“三纵三横”的自主研发技术布局,希望以此实现电动汽车的产品化和产业化。
彼时,不同省市正在选定技术路线:有的要做纯电电动车、有的要做混动电动车。而在实际采访过程中,课题组获悉当时上海市委一位主要领导提议,“上海要选就选最超前、难度最大的氢燃料电池路线。”于是,上海市政府将“燃料电池轿车关键技术研究”列入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2002年,上海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把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和建设相应的氢设施,作为上海市技术创新和工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事实上,为了可以全面认识上海氢能产业发展的历史,可以从五个“第一”处生动感知。
作为支撑国家规划目标实现的基础,我国地方性氢能政策规划往往出台时间更早,定量指标更细化,发展目标设定也更具有雄心。在政策方面,上海成为全国第一个发布地方性氢能发展规划性政策的城市。
2017年9月,上海市率先发布产业发展规划。上海市科委会同经信委、发改委研究出台《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提出把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作为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驱动汽车产业转型及占领未来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此后在2018年,张家港、苏州、如皋、武汉、大连、佛山才先后推出氢能产业政策。2019 年,广东、山西等 10 个省份将发展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上海的这份《规划》中,我们看到,到2020年,上海市将聚集超过100家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企业,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50亿元,建设加氢站5至10座、乘用车示范区2个,运行规模达到3000辆。
2001年12月14日,上海政府领导几方奔走,牵头力推,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下称上燃动力)正式成立。
上汽集团、上海同济企业管理中心、上海科技投资公司、投资集团和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二十一所成为机构股东,分别代表了主机厂、技术研发力量、政府背景的资本以及核心零部件等不同角色。
纵观整个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史,上燃动力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该公司成立后最初的4年里,其开发完成中国首辆燃料电池乘用车“超越一号”,并陆续推出“超越二号”、“超越三号”,代表了中国在氢能动力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研发水平。
2003年,上海率先研制出国内第一辆燃料电池汽车“超越一号”。该年6月,样车出厂。“超越一号”由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上汽集团和同济大学联合开发,车身是桑塔纳2000型轿车,原本传统汽车的行李厢里装上了氢气瓶、控制器和冷却水箱。空调、转向助力、制动助力三大辅助系统全部采用电力驱动。但“超越一号”比传统桑塔纳2000汽车重300多公斤,主要因为燃料电池发动机尚欠“玲珑”。
加氢站是整个氢能产业实现终端运用的重要基础性设施环节。我国第一座加氢站建成于2006年11月,位于北京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能源交通示范园内。而上海的第一座加氢站也很快落地。
同一年,上海第一座加氢站——安亭加氢站开启建设。建成后可为35mpa燃料电池汽车提供高压氢气加注服务,是国家科技部于2003年启动的“863”项目“燃料电池汽车高压氢气加气站及供氢技术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亭加氢站是由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航天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建设工作。建成后,该站一直由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运营管理。
该加氢站占地880平方米,站内最大氢气容量800kg,可为20辆轿车和6辆大巴提供连续加注服务,其最大日加注能力以目前的指标估算,折合约为400kg/12h。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gb50516-2021《加氢站技术规范》要求,安亭加氢站等级划分为三级站。
据课题组了解,该站可分为3个区域:设备区主要由氢气管束车、储氢瓶组、氢气压缩机、汇流排及集中放散管等构成;氢气由氢气管束车从氢源端运输进入站内后,经氢气压缩机将其压缩至45mpa高压后,储存于45mpa储氢瓶组中;加气岛一台双枪加氢机,可以为轿车和大巴加注氢气,加注压力35mpa。
园区是产业聚集发展的核心单元,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具有人口产业聚集、能源资源消耗集中、创新要素聚集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
2018年2月6日,上海市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园在嘉定区安亭镇环同济创智城揭牌,这也是全国第一个氢能燃料电池产业园。
作为嘉定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重要一环,该产业园聚焦氢能产业发展,将引入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集成及关键零部件企业、氢能产业配套企业等集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园区产值力争到2025年突破100亿元。
2019年6月,上海市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园更名嘉定氢能港。
嘉定氢能港汇聚了嘉定区约90%的氢能产业资源,有80多家氢能企业,2021年营收破百亿,经过不断地招商引资已聚集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系统、电堆、氢瓶、膜电极、双极板、空压机、加氢站等完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呈现“1 x”布局。
“1”即嘉定氢能港核心区,放置重点龙头项目。“x”即周边产业社区,放置放键零部件,研发中心、合资公司等项目。在核心区域,捷氢科技、丰田汽车上海技术中心、上燃动力长城华东区总部、鲲华科技等20多个氢能及汽车智能化产业项目聚居于此。
其中,丰田汽车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在氢能港设立“丰田上海先进技术中心”,致力于智能网联应用研究、燃料电池汽车系统研发测试及市场运营推广。这是丰田在中国氢燃料研发项目的总部,该项目于2022年年初开工,2023年将投入使用。
二、市、区两级氢能政策:政策体系较为完善
2006 年,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正式将氢能与燃料电池写入国家发展规划,开启了我国氢能源的探索阶段。此后,直到2019年,我国国家层面的氢能政策才开始进入密集发布期。2019年“两会”期间,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氢能源,明确要重点发展充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先后出台,氢能在能源系统中的地位逐步提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地方性政策发布层面,上海走在最前沿。
早在2017年,上海市就发布了《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那时上海的目标是到2020年聚集超过100家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企业,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50亿元等。
2021年2月4日,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明确指出健全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生态,培育“一环”“六带”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
“一环”,即沿“外环”形成燃料电池汽车整车集成制造、电池系统及电堆等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多场景车辆商业运营、氢气“制、储、运、加”设施配套、检测认证服务的全产业链环节。“六带”是划定嘉定、青浦、金山、临港新片区、浦东、宝山等区域,逐步形成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聚集地带。
2022年6月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再次出台《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目标更加具体且长远——到2025年上海将形成“南北两基地、东西三高地”的氢能产业空间布局,并打造“西氢东送”长江氢能走廊。重点建设金山和宝山两个氢气制备和供应保障基地以及临港、嘉定、青浦三个氢能产业集聚发展高地,全力推动全市氢能产业健康发展。
并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建成3-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在交通领域带动二氧化碳减排5-10万吨/年。
据课题组统计,截至目前,上海市累计发布氢能相关政策共24条,其中,市级政策9条,区级政策15条,主要涉及嘉定区、临港新片区、青浦区、金山区等。
三、上海氢能产业链企业梳理: 42家氢能企业名录
上海市是我国氢能产业的先发地之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贯穿始终,轿车、大巴等174辆各种类型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世博园示范运行。在政策支持下,上海市开展氢能产业试点示范、加强了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等。
燃料电池系统产业链主要可分为上游、中游及下游。上游包括氢气制备、氢气储运和氢气供给;中游是燃料电池系统、电堆系统和辅助系统;下游是氢能燃料电池应用,包括固定领域、运载领域和便携式领域。
氢能产业链上中下游示意图 制图: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上海汇集了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上海攀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等氢能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具体见下图)。
上海氢能产业链主要企业图 制图:21世纪经济报道新能源课题组、南财产研通
当前上海最主要制氢方式是回收提纯利用工业副产氢,即以富含氢气的终端废弃物或者副产物为原料,采用变压吸附等方法可以回收提纯以制取氢气,其中钢铁行业和炼焦行业的焦炉媒体中氢气含量最高,占工业副产氢总量的90%以上。
宝武坐落于上海市宝山区,其炼钢副产品的焦炉煤气含氢量在50%以上,在各生产基地有23套制氢设备。2019年年底,宝武集团成立了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研发从焦炉煤气中提炼氢气的技术,可年产百万吨氢气。
2020年11月,宝武清能与林德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投资液氢生产装置和基础设施,并在中国液氢市场的调查研究、布局规划、氢能源产业发展、项目开发等领域开展互惠合作。
化工区有四大生产工业副产氢的“巨头”,分别是上海化学工业区气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业气体)、上海华林工业气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林气体)、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赛科)、上海***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碱化工),四家企业每年氢气实际产量合计12.9万吨。
从现状看,化工区每年氢气实际产量还需满足自身工业生产需求,比如***碱化工自用所产氢气的50%。因此,为了满足上海到2025年所需的氢气量,增量扩产成为必要的选择。例如,工业气体计划在2023至2024年度新增两套hyco装置,届时每年将增加约4.97万吨的氢气产量。而且,上海浦江气体有限公司已掌握高纯氢和超纯氢的提纯工艺。
根据化工区工作人员估算,‘十四五’期间,化工区氢气供应量将逐渐上升,到2025年最多可达到16.9万吨的供应,此外,化工区还在推进富氢能源项目,届时园区的制氢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一期投用后日冲装能力将达24吨。
上海石化拥有约23万吨/年的制氢能力,建有两套氢气提纯装置。2021年9月,上海石化供氢中心建成,日供氢能力达2500公斤。
(4)上海汉兴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该公司已获得专利的产品有变压吸附(psa)专用吸附剂;甲醇裂解催化剂;天然气(轻烃)制氢装置各种催化剂等。2021年1月,该公司投资2亿元在成都建设工厂,同年年10月25日,与抚顺昆仑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投资了3.1亿元的制氢项目开工,将日产36万标方。
在氢能全产业链应用中,氢能的高密度储运是氢能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我国氢能布局的瓶颈。找到安全、经济、高效、可行的储运模式,是氢能全生命周期应用的关键。
氢能储运包括氢气的储存以及氢能源的运输。
对储氢技术要求是安全、大容量、低成本以及取用方便。目前,储氢方法主要分为低温液态储氢、高压气态储氢、固体材料储氢及有机液体储氢 4 种。
氢气的运输通常根据储氢状态的不同和运输量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有气氢输送、液氢输送和固氢输送 3 种方式。
该公司是国内最早的应用长管拖车运营氢气及其他气体的内资企业之一,以气瓶、气瓶集格、长管拖车、低温液体气瓶、低温液体槽车多种方式进行危险品道路运输和气体物流服务。
当前正研究拓宽鱼******束车的装载量,逐步向37立方米发展,运输量增加了1.7倍;原来一车能运200至300公斤氢气,现可运送500公斤左右。
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主要从事镁基储氢材料及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当前,镁源动力建设了1条镁储氢材料生产线条燃料电池生产线,生产镁储氢材料及燃料电池成套设备。
2022年年底,氢枫能源将联手上海交通大学丁文江院士团队推出镁基固态储氢车。据了解,金属镁是第十二号元素,本身质量轻,价格便宜,固态储氢车储存氢气是长管拖车的3~4倍。固态储氢车在常温常压下运行,压力不大于1mpa。
2019年底,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在化工区正式启动,目标建成化工新材料的产业聚集地和创新策源地。
据悉,储氢瓶使用的碳纤维、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使用的催化剂、隔膜料、碳纤维等研发或生产项目都与化工区洽谈或合作。
该公司正推进碳纤维在储氢领域的技术研发。早在2012年,上海石化采用自主研发的碳纤维成套技术,生产12k小丝束碳纤维。2018年,该公司试制出48k大丝束碳纤维。2021年1月,国内首个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在该公司开工建设。其中,大丝束碳纤维用于缠绕气瓶,其缠绕效率是小丝束的3-4倍,可有效降低成本,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6)彼欧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8月31日,世界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掌握四型储氢瓶核心技术的彼欧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在嘉定氢能港设立新能源事业部亚洲区总部、亚洲研发中心和生产制造基地。
加氢站是为氢能燃料电池等氢能利用设备设施提供能源补给的基础设施,是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加快发展氢能产业的前置条件。加氢站分为站外供氢加氢站和站内制氢加氢站。站外供氢加氢站又分为高压氢气加氢站和液氢加氢站。
截至目前,该公司共计为国内约30%的加氢站提供了服务,产品涵盖加氢机、卸气柜、顺序控制柜等。2021年,氢枫能源在运营控制中心基础上升级开发了h2meta氢元宇宙管理系统,用5g 数字孪生技术******还原氢能产业链实际情况,包含制氢工厂、加氢站、储氢车辆、燃料电池汽车等实时运作数据。
(2)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该公司从事高压氢气加注及供氢系统整体凯发app官方网站的解决方案研发工作,参与建设了上海第一座加氢站——安亭加氢站。舜华能源在大连建成国内第一个70mpa加氢站、在上海金山化工区建成国际上最大的加氢母站,创造了加氢站领域的诸多“第一”。截至2019年底,舜华能源参与建设的加氢站达32个。该公司研发了燃料电池汽车车载供氢系统及35mpa/70mpa集成式瓶阀、35mpa/70mpa高压加氢机、氢控制器、红外集成模块、撬装式加氢设备等产品。
(3)上海汉兴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汉兴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该公司围绕氢能源产业,致力于推动关键制氢、储氢、加氢等技术综合开发与利用。
2022年11月14日,上海电力、上海舜华、嘉定国际汽车城联合投资、建设及运营的国际汽车城加氢站项目正式开工,该加氢站的日供氢能力为1600kg,是上海目前最大的70兆帕供氢能力加氢站。
2019年,上海电力组建团队入局氢能行业,并承担起上海市加氢站整体建设规划研究任务;2020年,上海电力以增资扩股方式联手所属子公司上海上电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成为上海舜华股东(上海电力出资0.91亿元,持股16%;上海电力子公司出资0.67亿元,持股11.8%),入局加氢站装备领域。
2021年4月,上海电力与上海舜华在中石化琼海银丰加油站建设的加氢站正式投运,每天对外供氢时长可达12小时,日供氢达500公斤。
到2025年嘉定总计拥有15座加氢站。这其中,上海石油承担了11座加氢站的建设任务。依据《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中期目标,到2025年,上海将建成加氢站70座。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将利用现有580余座加油站等土地资源,在上海各区主要城市道路、高速路网上合理布局。
氢燃料电池系统是指以氢燃料电池为核心,和氢燃料供给与循环系统、氧化剂供给系统、水/热管理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的发电系统。
(1)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牵头单位之一在第一年承担了超三分之一的任务。此前,160辆搭载重塑集团燃料电池系统的重卡已交付。未来三年,重塑集团将携手一汽解放推出1000辆燃料电池汽车,占上海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总量的20%。
该公司燃料电池系统功率范围涵盖60—130kw,预计2022年年底推出200kw以上的燃料电池系统。公开资料显示,重塑集团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等产品已覆盖中国8省18市,搭载在约3000辆燃料电池汽车上。
截至2021年年底,捷氢科技燃料电池系统产能是每年6000套,在2022年3月完成型号为prome p4max的燃料电池系统的强检测试,该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达256kw,峰值功率达260kw。
截至2022年9月5日,该公司共交付运营251台燃料电池汽车,包括31辆公交车、36辆物流车、89辆乘用车等。
深圳市氢雄燃料电池有限公司(下称“雄韬氢雄”)的全资子公司,并持有青岛国际院士港氢雄燃料电池有限公司45%的股份。截至目前,雄韬氢雄共匹配20款燃料电池客车、11款燃料电池卡车/底盘和4款工程机械领域应用车型进入工信部公告目录,合计240辆燃料电池车辆交付投入示范运营,运行总里程超过750万公里。
(4)风氢扬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风氢扬的核心产品为chigma燃料电池系统系列,额定功率涵盖65kw至125kw,应用方面覆盖重卡、客车、工程机械、叉车、船舶等交通运输领域。
主要聚焦应急发电电源、无人机和轮式载具三大领域,其移动式3kw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便携式200w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开拓了通信基站应用市场;其空冷燃料电池在电动自行车、氢能叉车等领域也有应用案例,公司开发的第二代燃料电池自行车已在佛山市南海的仙湖氢谷进行了批量示范应用。
2021年9月,世界500强康明斯氢能中国总部落地临港,研发pem电解水制氢装备、电堆、燃料电池系统及高压储氢瓶等业务,计划实现产值100亿元。该公司已向临港管委会交付52台120kw燃料电池系统,正研发200kw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接下来将深耕240kw、300kw等更大功率系统。
(7)上海鲲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9月初,鲲华科技发布额定功率250kw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单堆)产品,该产品采用单堆芯设计,功率密度900w/kg,额定点运行效率48.8%,常用效率52.6%,最高效率65.1%。
(8)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2021年底,上燃动力发布第四代产品—— “超越—神州200”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达到200kw,质量功率密度760w/kg,最高效率达到60%,寿命超15000小时。该产品通过“混动”氢循环技术(hhm—hybrid hydrogen module),与单泵方案相比全线%无界限突破,未来能够大幅度降低系统氢耗,实现10%续航提升。
氢燃料电池电堆是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场所,是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部件,维系着整个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输出过程。
燃料电池电堆由多片单电池组成,工作时氢气和氧气分别经电堆气体主通道,分配至各单电池的双极板,经双极板导流均匀分配至电极,通过电极支撑体与催化剂接触进行电化学反应。
(1)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已经累计开发了80kw、100kw、120kw、150kw、230kw、300kw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燃料电池电堆;并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开发燃料电池全自动化电堆装配系统、100kw以上大功率电堆测试系统,零部件自动化检测系统等核心设备,已经建成首条燃料电池电堆智能制造生产线)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截止2021年2月,神力科技的自主国产化电堆累计出货85.5mw,累计交付电堆1000 ,装载神力电堆的车辆累计纯氢行驶里程已超过1600万公里。神力科技电堆产品涵盖从50kw到150kw功率范围,最新开发的第三代150kw单堆模压石墨板电堆,功率密度达到4kw/l,零下30度自启动,将是其主打产品。
(3)航天氢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已投资1亿元建成生产能力为100mw/年的燃料电池电堆中试生产线,该产线包含完整的膜电极组件、超薄金属双极板组件、电堆、系统的生产制造和测试检测。在产品布局方面,航天氢能主打金属双极板电堆,产品涵盖65kw到150kw;空冷金属板电堆涵盖1.2kw到5.0kw;燃料电池系统涵盖30kw到120kw等不同系列。
该公司发布的最新款大功率电堆mh170,单堆额定功率最高可达160kw。该电堆的双极板、膜电极等电堆关键部件均为国产,裸堆最大输出体积功率密度达到4.7kw/l。目前骥翀氢能已经在国内的上海、北京、江苏、山东、河南新乡等多地进行布局,具备50mw的中试产能,2020年通过pre-a轮融资后,正在实施张家港生产基地的一期项目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具备每年200mw的产能。
该公司已陆续完成了超薄金属双极板设计、电堆设计、电堆匹配、定位和密封技术、电堆精密组装工艺、电堆活化和测试技术等技术能力,并完成第一代金属板电堆fuelcellinno的设计、组装和电堆性能测试。除了聚焦燃料电池研发工作,上海电气还专门成立氢能事业部,布局氢能产业,进一步加快跨界发展,实现转型升级。
青氢科技是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在上海的子公司,获选为上海第一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六家牵头单位之一。该公司目前已开发并量产了30kw-150kw电堆系列产品,主力产品为128kw和150kw电堆。截至2022年8月,约500台燃料电池汽车搭载爱德曼金属双极板电堆,装机车辆运行累计里程超2000万公里。
双极板又称集流板,是燃料电池重要部件之一。
(1)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3月28日,上海治臻位于常熟高新区的全资子公司苏州治臻举行了年产千万片级金属极板产线投产仪式,该生产基地总投资达2.6亿元,全部达产后可以年产1000万片金属极板,成为当下全球最大金属极板生产基地。到目前为止,上海治臻合作客户囊括上汽集团、新源动力、未势能源、上海氢晨等国内所有主流金属极板电堆厂商和主机厂。
被誉为是国内石墨双极板领域的“黄埔军校”,市占率位列前茅。2021年,该公司石墨双极板年产能达到330万片,计划未来3年内计划扩产到1000万片。
(3)上海弘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该公司拥有浙江嘉善、山东泰安、浙江海宁三大生产基地,公司年产能200万片。2020年上海弘竣石墨相关业务实现营收4.5亿元,其中燃料电池业务占比近20%左右。
专注于氢燃料电池辅助系统(bop系统)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主要产品包括dc/dc、空压机等。现阶段,上海华熵的空压机已在雄韬氢雄、氢途科技、清能股份实现装车验证,服务于上海申龙、东风、中通、山西宇航等十多款车型,配套的公交车、物流车已在湖北、大同、广州、上海等地小批量商业化运营。
该公司自主开发并建成了国内首条用于量产燃料电池电堆的低铂合金膜电极生产线万片,所生产的膜电极整体技术水平国际先进,单位发电功率铂用量指标国际领先。作为国内领先的低铂合金膜电极供应商,2020年制造销售车用燃料电池膜电极近30万片。公开资料显示,唐锋将涉足制氢领域催化剂研制。
目前,亿氢科技已经初步建成年产50万片膜电极的中试生产线,并导入测试验证催化剂、气体扩散层和质子交换膜等膜电极国产原材料,为后续的产业化降本做好准备。
捷氢科技采用“双面直接涂布、卷对卷封装”的膜电极生产技术,涂布速度在5米/分钟,已建成全自动化“卷对卷”膜电极生产线年中投产后已累计生产百万片膜电极。
(5)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5月,氢晨科技以换股方式全资收购专业催化剂和膜电极企业苏州擎动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擎动科技于2017年自主开发出第一款催化剂和膜电极产品,并在2019年投产自主开发的卷对卷直接涂布法的膜电极生产线瓦/平方厘米,使用寿命20000小时以上。
目前,擎动科技已在苏州、常熟、上海和河南布局四大研发与生产中心,建成了年产1000kg的催化剂产线万片的全自动膜电极直接涂布生产线日,世界级动力系统公司——巴拉德在嘉定氢能港建立中国总部、膜电极制造工厂及研发中心,计划在未来三年投资约1.3亿美元。
2022年9月,汉丞质子交换膜的研发与产业化基地落地临港,主要生产增强型质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pem)是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设备等的核心材料,也是氢能关键材料之一。”汉丞科技董事长吴慧生表示,为适应行业对薄型化质子膜的需求,目前汉丞科技已经对标国际产品,做到8微米左右,填补了国内空白。
2020年9月13日,上汽集团对外发布了行业首个“氢战略”。在2025年前,上汽将实现“十、百、千、万”四大目标,即推出至少十款氢燃料电池整车产品;上汽捷氢科技达到百亿级市值;建立起千人以上燃料电池研发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在10%以上。
从2014年荣威750氢燃料电池轿车推出至今,上汽旗下的燃料电池汽车已经有四款推向市场,另外三款分别为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大通fcv80燃料电池轻客、申沃燃料电池客车。2022年10月初,上汽大通向市场投放80辆maxus型七座商务车“mifa氢”系列,用作氢能网约车。按照设计参数,该车型续航里程达600公里,百公里综合氢耗1.18公斤。
(1)上海鲲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3月5日,鲲华科技发布了氢储能发电系统,可以用氢燃料电池组合成各种规格的发电应用,从500kw、1mw、2mw根据场景需要进行组合,适用于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长时间的储能并网,还包括社区、商业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idc备用电源等领域。
(2)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上燃动力完成房地产热电联供、氢能船舶、多城市物流和卡车场景等领域战略合作签约。足够一个家庭使用,目前上燃动力已售卖约50万套700w热电联供系统。
2022年3月,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出炉,并明确提出,要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拓展在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应用。
近几年来,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在国家示范政策的拉动扶持下,呈星火燎原之势,各地开花。目前,上海通过多年来氢能产业的推广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链体系,推广应用的条件基本成熟,已逐渐辐射到地区,带动了氢能产业区域化发展。
但如今,氢能已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新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行业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前部分内容已经显示,无论是从政策还是产业链,上海氢能产业整体的发展已经处于全国前列。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已经形成自身产业发展优势之时,上海的氢能产业发展细节还需进一步完善。
1、政策体系较为完善,但部分环节还需细化
截至目前,上海从市级到区级层面,已经累计发布了超过20份氢能产业发展政策,致力构建全产业链。从政策内容上看,主要覆盖了产业规划、实施方案和补贴三大类,也是国内目前为数不多政策体系制定较完善的城市。而从政策内容所涉及的产业链环节上看,制取、储存、运输、加氢等核心环节均涉足。
例如,在制氢端,上海明确在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罗列了不少制氢相关的技术攻坚任务:研发清洁、高效、经济的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氢技术,提升质子交换膜(pem)、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等电解水制氢的工艺技术水平;开展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低热值含碳原料制氢等新型制氢技术研究。
在储运端,上海在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强调,要突破高压气氢、低温液氢、长距离管道输氢、储氢材料等储运环节关键材料和装备的核心技术,持续降低氢气储运成本。
实际上,当前地方性氢能发展规划对于制取、储存、运输、加氢这四大环节的关注度较高,但对于燃料电池环节的具体规划还需进一步明细。例如,在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上海主要采取的是鼓励龙头企业强化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研发布局,支持中小型创新企业做优做强,围绕模块化碱性电解槽、pem制氢装备制造、加氢站建设、燃料电池集成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显然,还需进一步拆分,细化。
2、资源基础较好,但绿氢资源还需拓展
资源、区域、技术以及金融属性上的优势,都为上海氢能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这其中,在资源方面,上海是我国主要的炼化和化工生产基地 ,拥有比较丰富的工业副产氢,具备了制氢的资源禀赋。以位于上海南部的化工区为例,该化工区有四大生产工业副产氢的“巨头”,分别是上海化学工业区气体有限公司、上海华林工业气体有限公司、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四家企业每年氢气实际产量合计12.9万吨。
而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曾给出测算:叠加化工领域需求,2025年上海市的氢气需求量为25.6万吨至29.94万吨,2030年全市氢气需求为31.21万吨至32.44万吨。这意味着,仅化工区在氢气制造上增量扩产也会成为必然。
但需指出的是,工业副产氢虽然在短期内承担了供给的主要任务,但并非发展氢能的长久之选。课题组在实地调研时与业内人士了解获悉,副产氢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价格低廉,另一个是变废为宝。可从长久地发展上看,并不能指望工业副产氢。一方面是产量有限,另一方面存在断供的可能性,制取绿氢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不过,上海可再生能源较为匮乏,需要“借力打力”。例如,西部地区有大量的光伏能源,可以在当地制氢,通过甲醇、氨这些载体运到化工区,再把氢气托付出来。此外,亦可用超高压、特高压电网将绿电运送到上海,在上海本地进行电解水制氢,降低长途运输的运费成本。
3、氢能发展多区齐放,但未来发展还需强调协同
上海在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明确提出,打造“南北两基地、东西三高地”的氢能产业空间布局。其中,“两基地”为金山和宝山两个氢气制备和供应保障基地;“三高地”为临港、嘉定和青浦三个产业集聚发展高地。这五大地区构成了上海氢能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其中,由于本地化工业较重属性,金山、宝山承载了上海氢能产业发展制氢环节的重要任务。例如,上海化工区要加强工业副产氢的综合利用,优化氢气提纯技术,提高副产氢利用效率;宝山区则要发挥宝武集团大规模钢铁冶金制氢能力,为宝山区发展氢能产业提供氢源支撑,鼓励宝武集团与高校联合打造氢能研发创新生态,延伸宝山地区氢能源产业链。
此外,临港、嘉定、青浦也都明确了氢能产业发展定位——临港依托临港新片区“国际氢能谷”,聚焦燃料电池整车、热电联供等,形成氢能动力产业发展生态,建立跨界融合的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体系;嘉定依托临港新片区“国际氢能谷”,聚焦燃料电池整车、热电联供等,形成氢能动力产业发展生态,建立跨界融合的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体系;青浦则围绕区域物流产业规模优势和物流配送网络优势,搭建物流领
域道路和非道路氢能车辆(含载货、牵引、叉车等)商业化应用场景。
因此,从制、存、储、运、用五大环节来看,金山、宝山、临港、嘉定、青浦均可以结合自身目前的优势产业为根基,找到氢能产业发展的侧重点,避免同质化。同时,各功能区也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产生协同效应,共同推动整个上海氢能产业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经过多年积累,行业核心技术与关键产品不断突破,示范应用大面积推广,企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上海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开展前瞻布局研究。
从产业基础到产业实践,上海氢能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并形成了技术领先、产业链完善、立足长三角、示范效应显现的产业发展特征。在技术方面,从“十五”期间起,上海便开始参与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和关键设备的研发,并在“863”计划的支持下建设了加氢站和氢燃料汽车,同时加快对膜电极、电堆等系统集成技术的研发,对整个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产业链方面,上海通过“两基地”、“三高地”,形成了从上游制氢到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其中,以嘉定为核心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以临港为核心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 、以金山宝山为核心的氢能源供给,以及以青浦为核心的氢燃料汽车商用化落地,使得整个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破局规模。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11月,上海全市已建成各类加氢站14座,初步构建了纯氢、油氢合建等多模式供氢网络,预计到2025年,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累计推广应用近2300辆燃料电池汽车,并计划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
在立足长三角方面,上海在2018年正式启动“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明确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近期发展规划(2019-2021年),此阶段立足于长三角现有氢能产业基础,示范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同时将以上海为龙头的产业先行城市打造成氢走廊的核心点,率先启动建设4条氢高速示范线路。先行城市包括已经确定积极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上海、苏州、南通、如皋、宁波、嘉兴、湖州、张家港等。
第二阶段为中期发展规划(2022-2025年),此阶段大力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发展,进一步提升氢能关键技术水平,在重点城市之间推广建设10条以上氢高速公路,拓宽燃料电池汽车运营范围。同时实现氢能产业快速成长,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集群,打造特色鲜明的的氢走廊创新发展模式。
第三阶段为远期发展规划(2026-2030年),氢走廊要覆盖长三角全部城市和20条以上主要高速公路,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区域,充分带动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动未来社会清洁能源和动力转型。
在示范效应方面,上海作为全国第一批燃料电池车示范城市之一,一方面开展了针对产业链的规模提升、技术攻坚和场景应用的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资本、金融优势,支持氢能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探索建设全国性氢交易所。
整体而言,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上海已经成为氢能产业的先行者、排头兵。
然而,面对当前全国范围内的氢能发展热潮,上海应当如何坐拥发展基础和成绩,进一步实现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对此,课题组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1、以降本为目标,加强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现阶段,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瓶颈,例如氢能应用场景不足、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储运加环节成本高等,影响着氢能降本和商业化步伐。对此,上海需要进一步细化相关措施,持续鼓励氢能企业在“制储运用”全流程基础设施建设。
2、以突破核心技术难题为目标,做好人才队伍建设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存在着众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而解决问题的背后,人才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作为全国人才资源的聚集地,上海应该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培育一批专业化的氢能人才队伍。以头部企业、大型研究平台、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强化专业技术型人才储备。
3、以金融、资本为手段,充分保障产业发展资金需求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特别是仍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的氢能产业,依然需要大量的资本关注。在此背景下,上海可充分发挥金融优势,积极引导氢能项目融资、企业上市,保障行业发展所需的资本需求。
4、以国际化发展为视野,加强内外产业技术交流
技术瓶颈的解决,除了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之外,也离不开与国际前沿技术的接轨。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上海应该强化全球化发展思维,做好国际氢能头部企业、重大项目的引进,搭建开放合作与创新平台。
1、干频:上燃动力20周年口述历史【2】:能为机会作准备的人,不用赶风口
2、张炳君、刘晨等:加快布局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 培育青岛经济发展新动能,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7月3、潘旭芳:上海首座安亭加氢站的安全运营探析,上海节能,2021年第10期
4、朱明原、刘文博等:氢能与燃料电池关键科学技术:挑战与前景,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7卷第3期
5、上海市节能协会专家委员会:上海氢能产业实践与发展研究,上海节能,2021年第8期
6、王雪、曹恩惠:氢涌南上海,21世纪经济报道,2022.08.26
7、王雪、曹恩惠:长江口筑起“国际氢能谷”,21世纪经济报道,2022.10.17
8、王雪、曹恩惠:风起嘉定“氢能港”,21世纪经济报道,2022.11.04